这幅画是清代画家王敬铭的作品,名为《山坞看云》。画面下方有一位文人,背手站立,观看高山浮云。
文人看云,大概率不是为了观察天气变化,而是让内心放空,进入到“禅定”的状态。这幅画试图表现出,文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自由畅快,与现实中的负累前进形成对比。
看到这里,已经觉得读懂了这幅画。不过,当视线转移到画面左上角之后,发现好像并没有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
画中题诗一共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把后两句抄录下来细细品读,“底事往来绝行迹,恐防湿润早沾衣。”
忽然觉得,王敬铭不是在画文人看云,而是在画文人期待春雨的洗礼。
名为看云,实则祈雨,有话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呢?那还要从王敬铭的身份地位说起,他是康熙年间的状元。
状元画的山水,当然要表现出文人墨客的含蓄风流。这就好比,赞美春天,要从其它角度入手,直白就落了下乘。
有一些古代画家,画画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由于成就很高,后人只记住了他们画家的身份。
王敬铭就是这种情况,如果你要问他在政务上有什么作为,估计没几个人记得。
他在作品中寄托了他的思想,他的喜好,乃至他的性格特点。这些内容又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了解他的生平,对欣赏他的作品帮助很大。
王敬铭家中长辈隐而不仕,他对隐逸生活有直观了解。他笔下的山居作品,显得生动具体。
他学习沈周、文徵明的创作手法,把山水和园林融为一体。面对这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一下子增加了人们对作品的好感。
他画山石的时候,重视苔点。浓墨点苔,往往在山石缝隙之处。这样画可以凸显山石的立体感。
环境真实了,情感表达也就变得可信了。看到这里就想明白了,不管他在画什么,他都是在赞美隐逸生活。
王敬铭在朝中为官的时候,曾经和王原祁学习绘画。他在运笔方面,继承了“笔端自有金刚杵”的特点。
远山看上去浑厚华滋,得益于他在笔法方面变化。提笔的时候,沉着;运笔的时候,圆润。山石有一种被雨水滋润的美感,草木繁茂用墨涩重,形成对比,增加变化。
看他的作品,整体上有一种刚健婀娜的感觉。明明是很难兼容的两种感觉,被他统一在作品里。看出来这个妙趣,才是最大的收获。
看一幅画,先不用管这幅画叫什么字,仔细看,重点看自己的想法会不会与画家不谋而合。
不要被画家设定的名字误导。像王敬铭这样含蓄表达的画家,就喜欢玩让你猜猜看的小游戏。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