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清华大学推荐的30本世界文学名著书单(强烈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引导读书的册子。为了引导大家读好书,1997年清华大学推出一本《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推荐了中国文化名著、中国文学名著、世界文化名著和世界文学名著各20种,收效良好,在校内外获得积极评价。依据形势的要求,在总结以往指导阅读实践的基础上,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出面,邀集了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新雅书院、教务处和人文学院等院系的教授组成了一个编委会,对1997年版的《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版《清华大学荐读书目》。新版所推荐的书目除个别是近期一经面世便为世人公认为富有启迪意义的好书,一般均带有经典特色,历经岁月的淘洗,是具有传世性、普适性和权威性的文化遗产。
01

《荷马史诗》(古希腊)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统称,分别24卷,记述了公元前12至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的故事。《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素材。
荷马大约生于公元前873年,是古希腊的一位盲诗人。据说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口头短歌记述了特洛伊战争,以及关于海上冒险的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02

《奥狄浦斯王》(古希腊)

《奥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名著。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 B.C.—前406年)是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生于雅典城外科洛诺斯村,其父是富有的兵器制造商。由于体质优美、运动能力高超和音乐的天赋,他在16岁时被选为赞美歌队成员,在希腊对波斯海上战争全胜的庆典上演出。公元前442年,他成为向雅典进贡的“德里亚联盟”之贡物与财富的司库之一;前440年,他成为雅典十大军队首领之一,辅佐贵族民主领袖伯利克里主政的成员。前413年,已经83岁左右的索福克勒斯进入“十人指导委员会”,在史称“西西里岛战败”后,受命处理雅典经济和国内秩序的恢复。索福克勒斯对雅典,它的主政者、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形态的热爱终其一生。他在雅典向斯巴达投降的前一年去世。在他最后的剧作《奥狄浦斯在科洛诺斯》里,索氏仍然颂扬着他的出生之地科洛诺斯和雅典城邦。索福克勒斯于公元前468年赢得了他在酒神戏剧节上的第一次胜利,击败了资深于他的埃斯库罗斯,从此开始了他无与伦比的悲剧作家的人生。他撰写了约130部剧作,参与戏剧节的竞争当有30次之多;18次获胜。
03

《罗摩衍那》(古印度)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著名两大梵文史诗之一,精校本约两万颂,包括《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以罗摩与悉多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故事曲折动人,语言艺术精湛,被印度人称为“最初的诗”。整部史诗蕴含着深厚的印度民族文化传统,对铸造印度民族精神起了重大作用,并对后世印度文学和东南亚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04

《变形记》(古罗马)

《变形记》公认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最好的作品,用故事套故事、人物轮流讲述的方法,把古代世界的神话传说汇集起来,融入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恒定主题,使其成为一部有机完整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极大地影响了卜迦丘的《十日谈》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05

《神曲》(意)

《神曲》是一部意大利中世纪的梦幻史诗,讲述从地狱走向炼狱,最终到达天堂的经历。《神曲》不仅是一部意大利文学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神曲》作者但丁(1265—1321年)是与荷马、莎士比亚齐名的伟大诗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出生于佛罗伦萨贵族家庭,生活在动乱的中世纪末期。当时的意大利,封建王权和教皇的权力相互对立,二者的冲突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佛罗伦萨城的王权和教派之争使得政治形势十分混乱,主要表现为黑白两党之争。由于家庭的影响,但丁很早就参加了政治活动。在他所著的《帝制论》中认为,正义的世俗王权和教皇的权力应该是平等独立的,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权力,但同时二者应约束自己的权势。然而在你死我活的党派之争中,但丁最终成为一个牺牲品。1302年,他全家的财产被没收,并被判终身流放。这个经历使但丁最终走出党派和狭隘的个人生活圈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在《神曲》中,他继续阐明了他的政治理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06

《波斯古代诗选》(古波斯)

波斯古代诗歌璀璨夺目,大诗人多如繁星,在世界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波斯古代诗选》精选上下两千多年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诗作,较好地反映了古代波斯文学的整体面貌,是了解波斯文学及其宗教文化的上佳读本。
《波斯古代诗选》选取的作品出自23位诗人,选本最后有每位诗人生平简介。其中,菲尔多西(940—1020年)、莫拉维(鲁米,1207—1273年)、萨迪(1209—1292年)和哈菲兹(1320—1389年)四人最负盛名,被誉为“波斯诗歌四大柱石”;加上海亚姆(1048—1122年)、内扎米(1141—1209年)和贾米(1414—1492年),又形成“七大诗人”之说。
07

《哈姆雷特》(英)

《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是世界文学的经典剧作。
哈姆雷特是丹麦国的王子,得知父王突然去世,他匆匆回国奔丧。在母亲的新婚宴会上他郁郁寡欢。一个夜晚,他看见父亲的鬼魂,告诉他是新王克劳迪斯,即他的叔父,谋害了自己。哈姆雷特无法断定鬼魂说的是真是假。于是安排宫廷戏班演出了一台戏,内容是维也纳的一个公爵被他兄弟在花园毒死的故事。演戏时,哈姆雷特看到他的叔父坐立不安,中途离去,于是断定鬼魂的话是真的,决定为父报仇。此时克劳迪斯开始怀疑哈姆雷特,他安排哈姆雷特去英国,同时暗中通知英王杀死他。哈姆雷特看穿克劳迪斯的阴谋,中途返回丹麦,但却得知他所爱的奥菲莉亚因为自己误杀她的父亲而受刺激发疯,不幸落水而亡。克劳迪斯挑拨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提斯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箭和毒酒。王后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误饮毒酒而亡。哈姆雷特在决斗时身中毒箭。他发现后夺过毒箭刺中了对方。雷欧提斯面临死亡,说出了克劳迪斯的阴谋。此时,哈姆雷特毫不犹豫,用尽全力把毒箭刺向克劳迪斯,为父亲报了仇。在临死前,哈姆雷特要求他的好友霍拉旭告知天下事情的真相,向世人传述他的故事。
08

《堂吉诃德》(西班牙)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全名为《拉曼却的著名绅士堂吉诃德传》,全书分为两部,分别发表于1605年和1615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伟大的作品之一。
《堂吉诃德》的意义不仅在于嘲讽流行一时的骑士小说,指出它们违背现实的真实,使得骑士小说从此一蹶不振;它的意义还在于作者以喜剧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们自身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堂吉诃德和桑丘是一组相互关联而又相互衬托的人物。前者体现了人对浪漫理想的追求;后者体现了人对实际生活的考虑。二者相互影响。到后来,堂吉诃德渐渐看到理想的梦幻性;桑丘则看到他主人精神世界的美好。二人一路上风趣幽默的对话,以及小说对西班牙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使读者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面临的同样问题,并且体会到堂吉诃德的喜剧性形象中的悲剧性。此外,《堂吉诃德》在表现人性及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小说第二部中出现的人物不仅和第一部的人物有关,而且还出现了许多读者式的人物,他们非常熟悉《堂吉诃德》,通过他们,作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部小说的批评和争论。从他们对人物的不同态度,进一步说明作家和小说创作,以及和读者的相互关系,表现了塞万提斯在文学创作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可以说,小说的两部既相互关联,又有所发展和侧重,它们对后来的西方现代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09

《傲慢与偏见》(英)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于1813年发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原名《最初的印象》(First Impressions)。通过对英国乡绅阶级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描写,展示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画面,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和需要面对的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环境、自我与社会的根本性问题。书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曾被傲慢与偏见所困扰,而治愈傲慢与偏见的良药不是金钱或社会地位,而是人的道德和修养。
简·奥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年)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以其对特定时空和人群的细腻观察和准确判断而著称。她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从小酷爱读书和写作,终生未婚,虽深居简出,远离尘嚣,却能透过剧烈的社会动荡,深刻洞察人性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由她创作并正式出版的《理智与情感》(1811年)、《傲慢与偏见》(1813年)、《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年)、《爱玛》(1815年)、《诺桑觉寺》(1818年)和《劝导》(1818年)6部小说都以英国乡村生活为素材,且无一例外地涉及婚姻家庭。但奥斯汀绝不是一个为写爱情婚姻而写爱情婚姻的作家,在她叙述的中心,总是将男女主人公关于爱情和婚姻的选择与寻求自我和道德完善联系在一起,她也因此被英国20世纪文学批评家利维斯誉为开创了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她对于生活所抱的独特的道德关怀,构成了她作品里的结构原则和情节发展的原则”,否则她是“不可能成为小说大家的”。由于奥斯汀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以及她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地位,她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10

《浮士德》(德)

《浮士德》是歌德最主要的代表作,从1770年开始构思到1831年脱稿,前后达60年时间,它是歌德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概括,熔铸了他在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和德国现实生活中全部的体验。
歌德(1749—1832年)是德国的大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德国资产阶级早期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的旗手。他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曾风靡德国和整个欧洲,它以一个青年的恋爱悲剧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和苦闷,具有普遍意义。歌德在诗歌、戏剧和小说领域均有建树,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重要地位。
诗剧《浮士德》以主人公追求真理、上下求索贯穿全剧。浮士德为欧洲中世纪传说中的一位半神话半真实的人物,可能为魔法师,传说他与魔鬼订了出卖灵魂34年的契约,生前尽情享受,死后入地狱。在18世纪末,德国用这一题材创作的作家就多达二十几人。
浮士德探索的五个历程,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的欧洲和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自强不息地探索真理、追求美的过程,是挣脱中世纪愚昧状态、克服内在与外在矛盾、创建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的过程,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浮士德精神”包括肯定人生的积极意义,以行动投身实践的创造精神;敢于否定一切丑恶事物与错误思想的批判精神;以及追求理想生活的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
11

《高老头》(法)

《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834年,它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巴尔扎克(1799—1850年)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一生处于动荡不安的19世纪上半叶,他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这一急剧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又分为6个“场景”。其基本内容表现为:反映了上升的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同时也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至为重要的内容是对金钱势力的批判,巴尔扎克描写了一幕幕围绕着金钱而展开的人间惨剧,从而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肮脏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首创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特冷纷纷登场亮相,为《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
12

《白鲸》(美)

《白鲸》是美国19世纪最卓越的文学作品之一,其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超前的现代性特征使之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1850年,赫尔曼·梅尔维尔与当时已经声名显赫的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年)相识并结为挚友,后者的思想和作品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1851年,梅尔维尔的《白鲸》问世,评论界和读者反应冷淡,只有霍桑给予肯定与支持。20世纪20年代,评论界开始注意到《白鲸》史诗般恢宏的气势、富于时代意义的主题,饱含象征和神秘色彩的创作手法,自此这部著作广受赞誉和研究。
13

《草叶集》(美)

《草叶集》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诗集尽情讴歌了惠特曼毕生所追求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美国精神。《草叶集》以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开创了美国诗歌的新时代。
《草叶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基本主题可归结为:自我、美国、时代精神。其中《自我之歌》(1855年)、《我歌颂带电的身体》(1855年)、《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1856年)、《阔斧之歌》(1856)、《大路之歌》(1856年)、《从永不休止摆动的摇篮里》(1859)年、《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里开放》(1865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惠特曼的笔下,自我强健有力、民主势不可当、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船工的号子、铁匠的炉火、劳动者手上的老茧、脊背上的汗珠、男人的纵情声色、女人的饥餐渴饮共同汇合成美国时代的最强音。无韵自由诗体(free verse)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达到了直抒胸臆、收放自如、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美学效果。
14

《包法利夫人》(法)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小说以冷静和客观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向往浪漫生活的农家女爱玛的爱情悲剧。这是一个女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社会的悲剧。爱玛由于放纵和堕落自食其果,而非法开业、对爱玛落井下石的药剂师却获得了政府颁发给他的十字勋章,如此反差巨大的结局平添了这部作品巨大的社会批判力量。
古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年)出生于法国鲁昂,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儿时体验和目睹的病痛、死亡、尸解,使福楼拜的心里充满了无名的悲哀和惆怅。成年后,欧洲1848年革命的血腥使福楼拜震惊不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丑陋粗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性的压抑和异化,使福楼拜对人的存在和人类的前途陷入深深的绝望,这构成了他作品冷漠和悲观的基调。福楼拜终身未娶,靠父亲留下的遗产,与母亲同住在卢昂市郊的克鲁瓦塞别墅,潜心创作,把艺术作为终身的追求。福楼拜除了早期创作的作品《狂人之忆》(1839年)、《斯玛尔,古老的秘密》(1839年)之外,重要的作品有《包法利夫人》(1857年)、《萨朗波》(1862年)、《情感教育》(1869年)和《圣安东的诱惑》(1874年),另有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和一部未完成的小说《法布尔和佩居榭》等。福楼拜写有大量的书信,表达他对艺术、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与洞察。
15

《悲惨世界》(法)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悲惨世界》是以真实的事件为蓝本而创作的,当时一个贫苦农民因偷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又因黄色身份证(黄色身份:无论到何处都要警惕此人)而不能就业,这深深触动了雨果,他花了17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在“作者序”中雨果指明了创作的目的:揭露因法律和习俗造成的压迫,暴露这个世界如何因贫困使男子潦倒、因饥饿使妇女堕落、因黑暗使儿童羸弱,企图使小说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这部作品结构庞大,枝叶繁复,全书共有5大部分:《芳汀》《柯赛特》《马吕斯》《卜吕街的儿女情和圣丹尼街的英雄血》及《冉阿让》;围绕的中心问题是穷苦人民的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可以说它描写的是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悲惨世界》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里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巴黎的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资产者的沙龙、大学生居住的拉丁区,构成广阔而典型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画面;小说的人物也是典型的。但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风格,雨果倡导的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塑造、场景描写等多方面广泛地得到运用;作者善于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不同寻常的人物,用虚构的偶然的因素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小说还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气氛,整部小说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
16

《玩偶之家》(挪威)

《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代表作,它发表于1879年,是后来在戏剧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剧”的开山之作。
易卜生的代表作有四大名剧,即《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其中《玩偶之家》为最重要的作品。他每部作品都探讨社会的某个重大问题,如《社会支柱》提出的是社会道德问题,《群鬼》的家庭夫妇关系、遗传问题,《人民公敌》的社会公德问题。易卜生一贯强调个性解放和个人意志之自由,他心目中最有力量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鼓吹精神反抗的个人主义者,这在扼杀个性的封建社会里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他自己也看到,他心目中最有力量的那些孤独者最终是抗衡不过强大的黑暗社会的。
17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前最后一部小说,通常也被认为是其一生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8年开始创作《卡拉马佐夫兄弟》,最初在《俄罗斯信使》(The Russian Messenger,一译《俄国导报》)上连载了将近两年(1879年第1期至1880年第11期),并于1881年出版第一个单行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曾构想将其作为一部更宏大的作品《一个伟大罪人的一生》(The Life of a Great Sinner)的第一部分,然而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完成后仅4个月,他便因病辞世,未能如愿。
18

《伊凡·伊里奇之死》(俄)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晚年(1886)重要的中篇小说代表作。这一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1881年一位法官濒死之前,针对往逝的生命自我总结与评价的真实故事。托尔斯泰经由夫人的转述得知此事,由此获得创作灵感。作品一经发表便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叹服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年),俄国思想家,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托尔斯泰主义”,主张通过“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造,1919年10月,为了摆脱贵族生活,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并于同年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病逝。
19

《契诃夫小说选》(俄)

《契诃夫小说选》(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出版)是俄国作家安东·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选集,全书共收录短篇小说34部,中篇小说4部,按创作时间排序,囊括了《苦难》《草原》《第六病室》《套中人》等一系列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年),19世纪末期俄国小说家、剧作家,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契诃夫出身农奴家庭,农奴制改革后获赎身,帮助父亲经营杂货店,后考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并开始了贯穿终生的半行医、半创作的文学生涯,其间曾为兼职记者、话剧编剧等。契诃夫一生共创作中短篇小说近500篇以及诸多戏剧作品,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20

《泰戈尔诗选》(印度)

《泰戈尔诗选》收入泰戈尔代表性诗集五部:《故事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省加尔各答市一个婆罗门家庭,其时印度已经沦为英帝国的殖民地,但其祖父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几位哥哥皆为成就斐然的学者、诗人、音乐家,泰戈尔在富裕而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长大,童年时期即开始写诗,14岁开始发表诗作,至1911年,出版孟加拉语诗集20余部及诗剧、小说多种。1912年他自选自译的英文诗集《吉檀迦利》在英国出版,得到叶芝等诗人的赞赏,1913年以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1

《都柏林人》(爱尔兰)

《都柏林人》是爱尔兰著名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成名作,1914年出版,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15篇故事,但各篇故事之间联系紧密,生动细腻地描画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柏林的苍凉世态。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年),1882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郊区,1914年在瑞士苏黎世去世。乔伊斯一生从事小说创作,虽作品不算丰厚,但其四部现代主义经典小说却惊世骇俗,包括《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和《都柏林人》。乔伊斯是现代主义意识流手法的经典实践者。
22

《荒原》(英)

《荒原》是20世纪现代派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诗中的“荒原主题”集中表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前途的幻灭情绪,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堪称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荒原》(The Waste Land)发表于1922年。原诗900多行,经庞德删改,成为出版时的433行,同年在美国出单行版时,艾略特本人为诗歌增加了注释。诗中使用了七种文字,引用了几十位不同作家的作品和流行歌曲。全诗共分五章。第一章《死者葬仪》以没有水、没有生命力的荒原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文明,为全诗定下幻灭和绝望的基调:四月引起令人不安的回忆和欲望,冬天使人沉湎于遗忘;万物凋零是因为没有水,但水里也有死亡。第二章《对弈》选取西方社会不同阶层的几个插曲,表现庸俗丑陋、充满灾难的两性关系。第三章《火诫》描写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今昔,情欲之火使现代人的生活猥亵不堪,但火也能使人涅[插图]重生。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仅10行,写水中死亡,重述第一章提到的溺水而亡的腓尼基水手。最后一章《雷霆的话》,回到欧洲是一片荒原的主题,同时表达对东欧革命的不满,全诗以梵文“施舍、同情和克制”结束,暗示人类只有在古老的宗教信仰中寻找智慧和救赎。
23

《先知》(黎巴嫩)

《先知》是黎巴嫩旅美作家纪伯伦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哲理散文诗,创作于1923年,是纪伯伦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世界文坛具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东方赠送给西方的最好礼物”。纪伯伦自己对《先知》的评价是:“这是我思考了一千年的书。”
纪伯伦(1883—1931年),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12岁时随母亲和异父兄妹一起赴美国波士顿侨居,相继在波士顿、贝鲁特、巴黎学习语言、文学和艺术。1912年起,纪伯伦定居纽约,潜心于文学和绘画创作,因其兼具东西方的智慧和学识,成就卓著,成为阿拉伯旅美派文学的领袖,也是阿拉伯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31年,纪伯伦因患肝癌去世,遗体被运回故乡安葬,被誉为“黎巴嫩的骄子”。鉴于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3年将纪伯伦列为“7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
24

《城堡》(奥地利)

《城堡》是卡夫卡继《失踪者》(又译《美国》)、《判决》(又译《审判》)之后发表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未完成但却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的名作,也是他倾注毕生精力抨击庞大、荒谬、无所事事的官僚机构的另一力作。
弗兰茨·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古老的布拉格,1924年病逝于维也纳。卡夫卡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大量书信、日记、随笔、箴言等,后由好友马克斯·罗德整理出版。但也有很多作品在此以前就被女友按照他的意愿烧毁了。卡夫卡被誉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呐喊者”,他的十部作品全集早在1996年就由叶廷芳先生主编,在中国出版了。
25

《高尔基中短篇作品精选》(苏联)

《海燕之歌——高尔基中短篇作品精选》(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收有高尔基各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16篇,其中既有揭露社会丑恶、表达底层人民不满的现实主义小说,如《切尔卡什》《游街》等,也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浪漫主义小说,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等。无论哪一类,高尔基都对人与社会的冲突这一主题做了全新处理。他以犀利的艺术目光投向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洞察着不公正的社会结构怎样无情地摧残人的美好天性。在19世纪的俄国作家中,几乎无人能像高尔基那样深刻地了解下层人民的痛苦和期待,表现他们的需求和愿望。高尔基以被压迫、被剥削阶级者代言人的身份登上文坛,给当时的俄国文学带来一股清新气息。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年),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生于木匠家庭,当过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于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描写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899年起先后写出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三人》,剧本《小市民》《底层》《仇敌》,中篇小说《奥古洛夫镇》《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等,刻画资产阶级、小市民和城市贫民的形象。《鹰之歌》《海燕》等散文诗反映作者激荡的革命情绪。1901年起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34年主持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反映资产阶级家庭三代历史的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描写革命前40年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以及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评论等。
26

《雪国》(日本)

《雪国》,中篇小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著,东京创元社1937年6月初版印行后,作家又有续作,至1948年印行最后完稿的“决定版”。
川端康成(1899—1972年),出生于日本的大阪市,两岁时父母去世,自幼形成“孤儿性格”。1917年考入第一高等学校,192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国文学科,同年10月和横光利一等人创办《文艺时代》杂志,被视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二战”以后曾任日本笔会会长。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浅草红团》《雪国》《古都》等。
27

《静静的顿河》(苏联)

四卷本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反映了1912—1922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到苏俄国内战争期间,顿河哥萨克地区新旧事物的冲突和尖锐的阶级斗争。作品着重描写哥萨克中农格里高利·麦列霍夫在历史转折时刻的彷徨与抗争。小说画面广阔,气势磅礴,是苏联文学中的史诗性巨著。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年),苏联作家,出生于维约申斯克区顿河流域,18岁开始发表小说,短篇小说集主要有《顿河故事》和《浅蓝色的原野》。1925年开始写《静静的顿河》,1940年完成最后一部。肖洛霍夫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和苏联的历史进程同步,与顿河哥萨克的命运相连,因而以描写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闻名于世。他的《静静的顿河》在苏联叙事文学中开创了独特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194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8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美)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共收入海明威短篇小说84篇,俗称“观景庄版”,为海明威的三个儿子整理、查尔斯·斯克里布纳出版。
海明威的中短篇小说是给人类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以精湛的笔力塑造的一个精致而虚构的艺术世界。出现在许多故事中的尼克·亚当斯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公。他从一个天真敏感的孩子(《印第安人营地》),经过善良迷惑的少年时代(《杀人者》),成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长起来的身心俱疲的青年人(《大二心河》)。而且,后来几部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由尼克演变而来(《永别了,武器》的亨利,《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尼克从小就模糊地了解到病态、死亡和暴力给人类带来的不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亲身体验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邪恶。天生的敏感和见识的多广使他趋于早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正义始终软弱无力,因此对现实产生迷惘之感。这种迷惘之感实际上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青年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对现存秩序和人生价值困惑质疑,无所适从。海明威的全部作品几乎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创作的。
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也独树一帜,被称为“电报式风格”,即简洁明快,善用短词短句表达清晰而深邃的思想,因此而使主题更有震撼力。此外,他的中短篇小说含有大量的象征、意识流、自传性回忆,在梦幻和清醒之间建立真实的世界秩序,在象征与生活之间穿插意识的流动,并在几篇故事中以极为罕见的第二人称邀请读者亲临小说描写的虚构之境,从而拉近了读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走进人物所生活的世界,与人物感同身受。这是海明威中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的奇特效果。
29

《迪伦马特喜剧选》(瑞士)

《迪伦马特喜剧选》(叶廷芳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出版)是瑞士作家弗雷德里希·迪伦马特的喜剧选集,收录了《罗慕路斯大帝》《天使来到巴比伦》《老妇还乡》等作品,均为迪伦马特受关注程度较高、影响较为广泛的戏剧代表作。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1921—1990年),瑞士籍德语作家、剧作家。迪伦马特出生于瑞士科诺尔丰根市的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期先后在苏黎世大学和伯尔尼大学攻读文学、神学和哲学,毕业后在苏黎世《世界周报》任美术与戏剧编辑,1946年迁居巴塞尔后开始职业作家生涯,创作领域广泛,涉及戏剧、小说、广播剧、电影剧本、儿童文学及戏剧理论等,曾获德国席勒奖、瑞士伯尔尼市文学奖、意大利广播剧大奖等,被认为是继布莱希特之后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
30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被称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小说以“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荣获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百年孤独》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手法新颖。马尔克斯在书中融汇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通过描写小镇马孔多的产生和兴衰,表现了拉丁美洲令人惊异的疯狂历史,并对“孤独”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问题做了深刻的揭示。《百年孤础》采用了环环相套、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展现了小镇马孔多的历史。这种形式结构,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一个主题:人的孤独、封闭,以及由孤独封闭造成的落后、消亡。小镇马孔多对于人物来说是现实,对于叙述者来说是过去,而对于小说中的预言者梅尔加德斯来说又是将来。因而小说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形成了自在的、形而上的世界。小说结尾是梅尔加德斯的手稿被布恩蒂亚家族的最后一个成员破译。读者看到,全书的故事不过是对羊皮纸手稿的印证和再现。这一深刻的寓意揭示出历史与虚幻交织、现实与神奇相连的道理,点出魔幻现实主义的真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3250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6月3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
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