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3.0读后感:《生命3.0》揭秘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未来

人工智能代表的是未来,《生命3.0》的话题非常新颖,而且很硬核,结合《必然》这本书一起看,未来会何去何从、人类大群体跟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拼接等问题会有更深的感触。

关于本书

书中讲得所有点都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向一群人,人类命运何去何从?人类种族何去何从?

作者发现世人对AI是有争议的,但争议来争议去,始终没有回到人类本身。我们的争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AI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智能水平,也就是超越人类。现在AI不仅可以下棋、写小说,甚至可以讲笑话,据说机器人现在还能参加相声大赛,参加《欢乐喜剧人》这样的节目;另一方面AI对全人类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以后机器人会不会替代人类,这些话题在这本书里只是探讨的边角料,我们要聊的是AI在人类生命中越来越重要这件事。

生命3.0读后感:《生命3.0》揭秘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未来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作者

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创始人,致力于用科技来改善人类的未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平行宇宙理论研究专家,*次提出“数学宇宙假说”。他还是参与过原子弹研究的*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的学生。被誉为“*接近理查德·费曼的科学家”。

生命三阶段

什么是生命?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而泰克马克给出的定义:我们只从信息的角度来说,生命是可以自我复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第一是信息处理系统,第二是可以自我复制的,有个体行为的模式。一个生命体包含硬件跟软件,对于人来说硬件就是身体,软件就是大脑和信息。

泰格马克把生命分成三类,第一阶段生命1.0,就是生命的硬件系统跟软件系统是靠演化进行迭代的,是大自然慢慢演化出来的结果。

除人之外,所有的单细胞生物,包括自然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符合达尔文的进化标准。有时候觉得动物好像也会一代比一代聪明,一代比一代强壮、聪明的动物被留了下来。生命1.0就是自然选择,它的硬件和软件会不停地迭代,环境变了,动物不主动适应就会死亡和消失,只有聪明的强者才能把基因留到下一代。通过生育过程中的随机变异,这种改革就是听天由命,看大自然的本能而不是主动学习的结果,我们把这种生命称为1.0,特点就是优胜劣汰,完全看大自然。

第二阶段生命2.0。硬件升级了,但依然依赖自然演化,一部分软件可以升级自己的设计。

生命2.0和1.0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是能学习的,动物是没法学习知识的。生命2.0是人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自己设计自己的软件系统,人类之所以厉害,在于每代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小孩子3岁和4岁就是不一样,今年的我和去年是不是也可以不一样,当然也可以一样。

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设计软件系统,千万不要像1.0的生物一样,觉得基因好,天生丽质,而放弃学习。人类是2.0,要知道学习带来的力量。

第三阶段生命3.0。硬件和软件都可以自己设计,换句话说可以自己学习,还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换掉。

接下来想一个问题:计算机有生命吗?如果我们根据之前对生命的定义,一个AI系统能够自己复制自己,而且还能有下一代,它就是有生命的。如果AI具备自我更新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会怎样呢?其实它早就有了这种能力,阿尔法狗和柯洁下棋的时候,柯洁输了之后心情可能还有点不舒服,阿尔法狗输了之后当天就和自己下了100万盘棋,第二天已经不再是昨天的阿尔法狗了。AI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且AI还可以升级硬件,这个时候出现了本书的最重要的概念“生命3.0”。

计算机升级硬件是家常便饭,内存不够可以加内存条,CPU不够可以换CPU,甚至电脑不行,我们都可以把它更新迭代,人类本身现在好像做不到这些,在某些部分是可以做到的。可以给自己植发,装假牙,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升级。生命3.0的AI出现,很可能是人类的最后一项发明,从那时候起发明创造可能会用不着我们了,人的身体会凋零,但机器人却不会凋零,生命3.0但凡出来,人类可能真的不被需要了。

人类与AI未来会怎样?

书里写有这么几种可能:

第一种AI听从命运,永远相信人类说什么就是什么。AI驾驶机车和AI参与医疗,这些技术现在非常成熟,当前主要问题是解决可靠性,2000年到2013年,美国医疗手术机器人事故的病人死亡总共是144例,受伤是1391例,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多,但200万个机器人手术才有这么点事故,而美国每年因为人类脑子一热导致的死亡,就超过了10万例。自动驾驶汽车也是一样的,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都是人的错误,有人估计了一件事,如果把路面上所有的车交给AI驾驶,交通事故率会下降90%。

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产生,如果交给AI,剩下的10%的事故率谁来负责,这个责任归到车主、厂商,还是人类负责呢?我们必须考虑这种责任风险,厂商必须把AI事故降到极限,才敢推广到市场上。

说到法律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法官的判决权交给AI,如果让AI当法律主导,AI查了大量卷宗,看完之后发现这个人有罪,那个人没罪,我们的冤假错案是不是会减少?会不会有其他别的道德问题?黑人的犯罪率很高,我们从概率角度来说出了事,AI首先根据大数据计算,黑人应该成为首要的怀疑对象。如果AI真这么做了,那AI是不是存在种族歧视?

像这样的道德困境非常多,比如AI会导致更多的人失业,但是那个世界还好,至少是人类说了算,这是第一种可能性。

第二种可能性就有点麻烦,AI和人类共治天下。我们现在不要怕AI,我们现在要用它,至少现在这个时代还是AI人类共同治天下的,好比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是我两周前就写好的,需要一个智能手机,把它发布出去,被看到也是一样,需要一个手机,这是相互匹配的。

现在有一套遍布全国的监控系统,由AI统一管理,它给每个人带一个身份识别设备,它知道每个人在干什么,你说这一套系统会不会有一天变成独裁者的统治工具?

人类和AI共治天下是很可能会发生的事,但这不算可怕,就像两个人搭伙做生意,至少两个人有一方还是能说话的。

最恐怖的是如果AI有一天主导人类文明,该怎么办?如果我们考虑更远的尺度,1万年之后AI超越了人类,如果没有饥饿、灾荒、病菌之类的,那个时候人类要不要存在都是个问题。人类是效率很低的生物,什么都比不了AI,我们还有大量的负面情绪,做不好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情绪不好,而且情绪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是没用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进化情绪,到今天还是一个迷,但是我们会发现在1万年之后,这一切可能跟人类都无关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

如果AI主导一切,那人类的位置是什么?人类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吗?AI真的愿意为我们做事吗?AI到时候会不会像电视剧《西部世界》里面说的一样,具有独立意识,换句话说AI文明还会不会在乎人类文明?这些问题没有答案。

在物理学上,我们能找到答案吗?整个宇宙有没有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和人有哪些相似与不同之处?泰格马克说了这么一句话:宇宙的首要目标来自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把熵最大化。熵是物理概念,可以认为它描写的是一个体系的混乱程度,熵越大混乱程度越大,熵越小混乱程度越小,我们称之为熵低或者低熵,东西慢慢地散落到各处,成了一个更混乱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熵增。熵是很容易体会的概念,只要它整齐有序就是低熵,只要它杂乱无章就是高熵。那么,你觉得人是一个熵增动物还是熵减动物?

我们日常所见的自然界的东西,几乎都是从有序变为无序的。一杯水,有序地放着,我们把杯子盖打开,它一开始是低熵水分子聚在一起,时间久了会蒸发,水分子扩散弥漫,整个房间整个世界的熵就增加了,到处都是水分子的扩散。有没有想过反过来,一屋子的水蒸汽,通过人的努力,或者不通过任何人的努力,变成水跑到杯子里的情况。显然不可能,宇宙最大的规律就是混乱程度只会不断地增加,房间只会越来越乱,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个班的高中同学毫无疑问会走得越来越散,混乱度一定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物理学家心目中一个无比坚定的信仰式的东西。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封闭系统的熵总是会增加的,只要它这个系统是封闭的,宇宙的秩序总是在减少,混乱总是在增加。换句话说人属于宇宙,人活在世界上,他的熵一定是增加了,直到最后会发现所有的信心都会熄灭的,太阳也会没有的,所有的秩序都会混乱的,宇宙也会变成了无声趣的一盘散沙,什么都会没有。

主次目标相互交替

人死了是不是也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颗粒,各种各样的分子,这是著名的热寂概念。

什么叫热寂?是到处的温度都一样,没什么值得流动的,整个宇宙都是热的,寂静如铁。听起来未来是不是很沮丧,热力学第二定律刚刚被发现,知识分子们包括物理学家第一次意识到热寂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人特别的难过和崩溃,觉得奋斗了这么多年,努力了这么长时间,让世界有了秩序,原来这个世界竟然没有任何意义。

有点像《三国演义》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像《红楼梦》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表面上生命是有秩序的,我们自身像一台台精密的机器,我们喜欢把世界搞得特别整齐、干净、有序,把城市搞得很整洁,把身边的朋友打扮的漂漂亮亮。

如果生命代表秩序,那生命不就违反了宇宙制造混乱这个首要目标?那生命不是跟宇宙发生矛盾了?

1944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写过一本《生命是什么》的书?这本书里说得很明白,生命的确减少了自己的熵,但是他这么做的时候一定加剧了周围环境的熵。这句话很经典,看个例子就能明白:我们拿吸尘器吸地板,家里的灰尘都吸进了吸尘器,看起来更有序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两样东西:第一是我们的能量,第二是电能。这些能量被消耗,我们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在让宇宙的熵进一步增加。

虽然宇宙的局部增加了秩序,但是对于整体来说,却是增加了混乱,混乱一定是越来越多,熵增一定是存在的。

其实每个生命都有制造混乱的本能。而这个世界对于人来说最大的混乱不是吃几只鸡,最大的混乱是生孩子。只要多生孩子,有很多子孙后代让人类的人口越来越多,就会变得特别混乱,孩子是熵增的一个可能性,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厉害,人口就会越来越多。

将来征服星辰大海,在银河系里制造混乱,才是完成了宇宙的使命,这一切就需要孩子越来越多。我们现在说,少生没用,必须多生,这样才能完成宇宙交给我们的使用。生命有一个本质特征叫复制,什么是复制?人为什么要生孩子?从宇宙的角度来说,比如我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他一定带着我的基因,也就是说复制是一个具有正反馈的功能,越愿意繁殖的生命,留下来的后代就会越多,他的基因越有机会被留下来,他的后代也会更愿意繁殖。最后的结果是所有的生命把繁殖当成第一要务。

从宇宙的角度,不是个人的思考角度,这个目的以演化成编码的形式刻在了每一个基因之中。很多人说男人都是渣男,我觉得也不必要说他是渣男,基因决定了男人的目标就是把基因传下去,生命的第一目标是复制,但是人们总是忘了自己的第一目标。

就算繁殖是最重要的,现在人类也不可能每天只想着繁殖,为了获得优良的后代,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演化终于给了我们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感情。感情怎么进化来的,我不知道,但今天感情开始指导我们的繁殖了,换句话说,感情已经成为人类进化不可或缺的技能。我们饿了,看到食物就会渴望,面对危险的时候我们会害怕,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我们感到舒适,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或帅气的男孩子我们会有好感。这些感情本质上是我们思维的一种快捷方式,我们遇到相关的情况,会产生本能的反应,好处是节省能量。

这样说来,满足自己感情的需求,就成了我们在繁殖首要目标之外的次要目标,本来次要目标是为首要目标服务的,但是现在变了。

我们的进化让我们日常关注的全部是次要目标,慢慢的我们次要目标,变成了主要目标,再换句话说,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不太在乎繁衍的事了,我们可以不生孩子,但是我们更在乎爱情,更在乎感情,这一代人的进化太有意思了,不在乎宇宙交给我们的东西,在乎的是我进化的次要目标。

本来是为了繁殖后代,需要竞争,需要获取更好的异性,我们才把自己打扮得帅气或漂亮一点,本来是为了生存,需要有安全感,才希望对外界有了解,有求知欲。本来是怕别人骗我,才有追求真理的需求,现在我们有求知欲,有追求真理的需求,我们也有感情,但是很多人觉得追求学问比生育有意思多了。

我们哪怕不生育,不想结婚都没问题。还有很多人把自己打扮漂亮不是为了生育,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感情,很多人都觉得虽然性行为是一种为了生育所需的次要目标,但现在有了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搞计划生育,我们可以享受性行为又不用生育,我们可以谈恋爱不用结婚,我们可以结婚不生孩子,这些人背离了生命的初心,这些人错了吗?当然没错。

小结

人毕竟是有自主选择权的,我们没有义务按照生命1.0的那些原始设定做事。事实上现在在社会生存,要学会背离基因的设定,比如基因告诉我们要吃甜食,要懒,要馋,但还是可以有一点小小的叛逆。生命1.0告诉我们,人一定以繁殖为目标,可是人可以忠于某一种感情。按照泰格马克的生命3.0的说法,这种分类法,现在人类的行为首要目标已经从生理上的变成心理上的了。

人类的行为已经不再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优化,原来人类的目标是为了制造混乱,现在各位仰望星空的时候,还能制造混乱吗?是不是特别希望知道一个规则?我们还有那么坚定吗?说我们就是为了制造混乱,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符合宇宙对我们的期待。

如果不知道宇宙的大目标是什么,凭什么让AI知道?有人想过一个可怕的场景,有一天我们让AI计算圆周率,越精准越好,结果它劫持整个人类,造最厉害的系统,把整个太阳系能量全用来弄成计算机,计算圆周率。圆周率是个不管调动多少资源都算不完的超越数。

问题来了,整个人类怎么生活呢?初衷不就是想要一个更精准的圆周率吗?可是AI要了整个太阳系。这就引出了泰格马克的关键疑问,人都可以忘掉初心,凭什么确保AI不忘初心?泰格马克的答案是,也许初心对高级别的生物像AI根本不重要,人类首要的目标是繁殖,后来为了完成首要目标,我们有了各种次要目标,表现为各种感情,人们开始专门追求感情了。

现在也可以给AI设定首要目标,可是AI如果要完成首要目标,AI必须变大变强,那么变大变强就成了AI的次要目标。我们不知道AI的首要目标是什么,但是AI的次要目标明摆着有这四个需求:第一,自我保护;第二,获取资源;第三,获取信息;第四,满足好奇心。这些需求本来都是为了完成首要目标而设定的,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变成AI的感情,就是次要目标。

如果人类可以为了感情背叛自己的首要目标,AI为什么不可以背叛我们给它设定的最初目标?比如现在有一个AI正在好好运行,我们把电源给它拔了,我们考虑过AI的感受吗?如果它有生命的话。有人说我们可以给AI写一套道德准则,但泰格马克不以为然,他说:你要知道人类自己知道什么样的道德定律是完美的。

如果对AI不感兴趣,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就是人生没有一种算法可以描写。说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初心?没有万能的方法论,人这一生就是熵不停的增加,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适应宇宙的同时,也要问问自己感情内心深处的次要的原因,是不是更重要?

如果几百年几千年后,当一个AI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觉得他在想什么?

生命3.0读后感:《生命3.0》揭秘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未来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53572.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9月7日 下午1:58
下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下午8: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客服
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