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无相颂》:原文+译文

六祖《无相颂》:原文+译文

无相颂源自《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全集上(1-6品):原文+译文

《六祖坛经》全集下(7-10品):原文+译文

《无相颂》

原文

愚人修福不修道,谓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译文】

那些不理解真正修行之道的人。他们只是热衷于积累福报,却没有认识到修道的真正内涵,还错误地认为修福就是修道。

布施供养是佛教中积累福报的重要方式,包括财布施(如捐赠财物)、法布施(如讲解佛法)、无畏布施(如帮助他人消除恐惧)等多种形式。然而,这些人虽然在行为上做着积累福报的事,如布施供养可以获得无边的福报,但他们内心却还在制造贪、嗔、痴“三恶”。这些人在积累福报的同时,内心仍然被贪嗔痴等负面情绪和欲望所支配。

原文

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在。

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译文】

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修福来消除罪业,那么虽然在后世可能会获得福报,但罪业其实依然存在。修福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的善果,但并不能真正消除罪业的根源。罪业往往源于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如果不从内心去解决这些问题,罪业就无法彻底消除。

如果能够理解要从内心去消除罪业的因缘,那么在各自的本性中进行真正的忏悔。真正的忏悔不是表面的形式,而是深入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罪业的根源,并发自内心地改过自新。通过对自己本性的反思和觉悟,可以找到罪业的因缘,并加以消除。

原文

若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类。

【译文】

如果能够领悟大乘佛法的真正含义进行忏悔,摒弃邪恶的行为,践行正直的行为,那么就可以达到无罪的境界。这里的“大乘” 通常指的是能够普度众生、追求更高境界的佛法教义。真正的忏悔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认错,而是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通过实际行动来改正,做到除邪行正。

学习佛法之道的人如果能够自我观察、反省,那么就与已经觉悟的人属于同一类。自我观察是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情绪等进行观察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加以改进。当学道之人能够做到自我观察时,就意味着他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逐渐向觉悟的境界靠近。

原文

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本身,三毒恶缘心中洗。

【译文】

大师下令传授这种顿教(禅宗主张的一种快速觉悟的教法),希望学习的人能够达到同一种境界,成为一体。大师希望通过传授顿教,让更多的人能够快速领悟佛法的真谛,实现心灵的解脱。

如果想要在未来找到真正的自己,就需要将贪、嗔、痴这“三毒” 以及各种恶缘从心中清洗掉。通过清除心中的不良因素,实现心灵的净化。只有当心中没有了 “三毒”这恶缘的干扰,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本性,找到真正的自我。

原文

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虚度一世休。

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至心求。

【译文】

努力修行不能虚度光阴、悠闲度日。如果不努力修行,可能会突然发现一生已经虚度,一切都来不及了。

如果遇到了大乘顿教的佛法,应该虔诚地合掌,以最诚挚的心去追求。

《无相颂》

原文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译文】

心境平和何必执着于持戒,行为正直何必刻意去修禅?

感恩就应孝顺养育父母,重义就要上下相互怜恤。

原文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译文】

谦让可使尊卑相处和睦,忍耐能让诸多恶言消散。

如能坚持努力如钻木取火,污浊之中也能绽放红莲。

原文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译文】

苦口的药往往最利于病,刺耳的话多是忠诚信言。

勇于改正过错方显智慧,袒护短处内心并非贤良。

原文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祇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译文】

日常行事多做有益之事,得道并不在于施舍金钱。

寻求觉悟只在自心探索,何必徒劳向外寻求玄妙。

原文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祇在目前。

【译文】

据说遵循这修行之道,极乐世界就在眼前不遥远。

《无相颂》

原文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译文】

当言语上的理解通达(说通)与内心真正的领悟通达(心通)两者兼备时,就如同太阳高悬在虚空之中,光芒普照,没有阻碍。

通过这种见性之法,可以超脱尘世,破除邪宗。

佛法本身并没有顿悟和渐悟之分,人们在对佛法的领悟上却有快慢之分。

只有通过见性之门,才能真正领悟佛法。但是那些被世俗的欲望和偏见所蒙蔽,无法领悟佛法深意的人。

原文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译文】

虽然说法有万般变化,但从道理上来说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一个根本。

在充满烦恼的内心世界中,就如同处于黑暗的宅子里,常常需要升起智慧的太阳。烦恼会让人的内心陷入黑暗和困惑,而智慧则如同太阳一样,能够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和清晰。修行的过程就是要通过培养智慧,来照亮内心的烦恼,从而实现心灵的解脱。

当邪念出现时,烦恼就会随之而来;当正念出现时,烦恼就会被消除。

然而,最终要达到的境界是既不执着于邪念,也不执着于正念,达到完全的清净无余。

原文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译文】

菩提(觉悟、智慧)原本就存在于人的自性之中。一旦生起分别心、执着心等妄念,就偏离了自性。

虽然我们处于充满妄念的状态中,但只要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可以消除贪嗔痴这“三障”。

世人如果想要修行,一切外在的事物都不会成为阻碍。

关键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这样就与道相应了。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译文】

世间万物各有其存在的规律和方式,它们之间互不干扰、互不烦恼。

如果离开了当下的生活和实际情况去另外寻找道,那么终身都无法见到道。

如果一生都在忙碌奔波中度过,而没有去体悟道,到最后只会感到懊悔。

想要见到真正的道,只要行为端正就是道。

原文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译文】

如果自己没有追求道的决心和内心的觉悟,那么即使在行动中也无法见到道。

真正的修道之人,不会总是看到世间的过错和不足之处。这并不是说他们对错误视而不见,而是他们能够以一种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世界,不会被他人的过错所困扰,而是专注于自身的修行和成长。

如果总是看到别人的错误,那么自己也会陷入错误之中。当我们过于关注他人的过错时,往往会产生批评和指责的心态,这种心态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内心平静和修行。

别人有错误我不跟着犯错,如果我自己犯了错误,那就是我的过错。面对他人错误时,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正确行为,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原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译文】

只要去除否定、指责他人的心态,就能打破烦恼的束缚。

不被憎恶和喜爱的情感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就像悠闲地伸展两脚躺着一样自在。超越情感纠葛,不被爱憎之情所困扰,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安宁。

如果想要感化他人,自己必须有合适的方法。

不要让他人产生疑惑,这就是自性的显现。当我们能够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让他人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时,也体现了我们自身自性的成熟和稳定。

原文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译文】

佛法存在于世间之中,不能脱离世间去寻求觉悟。佛法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修行并不意味着要远离尘世,而是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去体悟佛法的智慧。

如果离开世间去寻找菩提(觉悟),就如同去寻找兔子的角一样不切实际。兔子没有角,离开世间去求菩提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拥有正确的见解被称为出世,持有错误的见解则属于世间的范畴。

将邪见和正见都摒弃掉,菩提的本性就会自然显现。不执着于正见或邪见,才能真正体悟到菩提的本质。

原文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译文】

这首颂词所阐述的是顿教,顿教也被称为大法船。顿教强调通过瞬间的领悟而达到觉悟的境界,就像一艘大法船能够迅速将人们从烦恼的此岸渡到解脱的彼岸。

如果处于迷惑之中,即使听闻经文历经很长时间也难以觉悟;而一旦领悟,就在刹那之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56432.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11:36
下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11: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
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