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扆六箴并序》,也称《丹扆箴》是唐代文学家李德裕创作的一篇劝谏文章,皇帝昏庸荒政的时期,朝中大臣李德裕呈上《丹扆六箴》来劝谏皇帝的事情。出自《全唐文》。
李德裕(787—849)唐文学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尚书等职。又先后出任剑南、西川、淮南等地节度使。后遭李宗闵、牛僧孺集团打击,被贬崖州,卒于崖州司户参军任所。工诗文、书法,贬黜岭南时诗较有名。著作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新唐书·李德裕传》
【原文】
“时帝昏荒,数游幸,狎比羣小,听朝简忽。 德裕上《丹扆六箴》……
其一曰《宵衣》,讽视朝希晚也;二曰《正服》,讽服御非法也;三曰《罢献》,讽敛求怪珍也;四曰《纳诲》,讽侮弃忠言也;五曰《辨邪》,讽任羣小也;六曰《防微》,讽伪游轻出也。”
【译文】
当时的皇帝生活荒乱,多次外出游玩,亲近小人,对待朝政也很疏忽。在这种情况下,李德裕希望通过《丹扆六箴》来纠正皇帝的行为,让朝政回归正轨。
《宵衣》“宵衣” 原本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的意思。这里是用这个词来讽刺皇帝上朝太晚,没有勤勉地处理朝政。
《正服》“正服” 主要是指端正服饰。这里是讽刺皇帝在服饰和车马等御用物品的使用上不符合礼仪法度。
《罢献》“罢献” 意思是停止进献。这是用来讽刺皇帝向臣下或民间收敛、索取奇异珍贵的物品。
《纳诲》“纳诲” 是指接受教诲。这里是在讽刺皇帝轻蔑、抛弃忠诚的谏言。
《辨邪》“辨邪” 即辨别邪恶。这是在讽刺皇帝任用一群小人。
《防微》“防微” 是防范微小的事情。这里是讽刺皇帝伪装出游或者轻易离开皇宫。
《丹扆六箴并序》
序
【原文】
臣闻《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此古之贤人所以笃于事君者也。
夫迹疏而言亲者危,地远而意忠者忤,然臣窃念,拔自先圣,偏荷宠光,若不爱君以忠,则是上负灵鉴。
臣顷事先朝,属多阴沴,尝献《大明赋》以讽,颇蒙先朝喜纳。
臣今日尽节明主,亦犹是心。
昔张敞之守远郡,梅福之在遐徼,尚竭诚尽规,不避尤悔,况臣尝学旧史,颇知箴讽,虽在疏远,犹思献替。
谨稽首上《丹扆六箴》,具列于后。仰尘睿鉴,伏积兢惶。
【译文】
《诗经》说,心里对君主充满热爱,即使距离遥远也会表达这份忠诚。这是古代贤人对君主的忠诚。
如果与君主关系疏远却表现得过于亲近,会有危险;身处偏远之地却表达忠诚之意,可能会遭到抵触。然而我是承蒙先圣提拔,格外受到恩宠,因此觉得如果不忠诚地爱君,就是辜负了君主的洞察和恩宠。
我先前侍奉先朝时,恰逢多灾多难的时期。曾献上《大明赋》进行讽谏,得到了先朝的接纳。
我依然怀着同样的忠诚之心,侍奉今日的皇帝。
以前张敞守远郡、梅福在偏远之地仍竭诚进谏,他们在不利的处境下依然坚守职责,为国家和君主着想。
我学习过旧史,懂得劝谏之道,虽然与君主关系疏远,但仍然想着为君主进献良策、指出错误。
恭敬的跪拜,呈上《丹扆六箴》具体内容在后面列出。
希望君主能够英明地审视这些劝谏,同时自己内心充满了敬畏和惶恐。
一、宵衣箴
【原文】
先王听政,昧爽以俟。鸡鸣既盈,日出而视。
伯禹大圣,寸阴为贵。光武至仁,反支不忌。
无俾姜后,犹去簪珥。彤管记言,克念前志。
【译文】
从前的帝王处理政务,在天还未亮、黎明将到之时就开始等待上朝时刻。等到鸡鸣声到处响起,天色渐亮,太阳出来的时候就正式开始处理朝政、视察各项事务了。
大禹是伟大的圣人,他把每一寸光阴都看得极为珍贵。汉光武帝刘秀极为仁德,连反支日(古代一种认为不吉利的日子)也不忌讳而照常处理政务。
不要像姜后那样,(为了劝谏周宣王)尚且要取下簪子和耳环(来表示自己的过错)。(应当用)彤管(之类的工具)记录下自己的言行,能够牢记前人的志向。
二、正服箴
【原文】
圣人作服,法象可观。虽在晏游,尚不怀安。
汲黯庄色,能正不冠。杨阜毅然,亦讥缥纨。
四时所御,名有其官。非此勿服,惟辟所难。
【译文】
圣人制作衣服,这些服饰有着一定的法式和象征意义,看上去很美观。即使是在闲暇游乐的时候,也不会只想着贪图安逸而忽略服饰的规范。
汲黯神色庄重严肃,能够纠正(汉武帝)不戴帽子(这种不符合礼仪的行为)。杨阜态度坚决,也讥讽那些穿着轻薄华丽衣服(而行为不端)的人。
四季所穿用的服饰,各有负责管理的官员。除了规定的服饰之外不要乱穿,只有君主才能(在特殊情况下)不受这种限制。
三、罢献箴
【原文】
汉文罢献,诏还𫘧駬。銮辂徐驱,安用千里。
厥后令王,亦能恭己。翟裘既焚,筒布则毁。
道德为丽,慈俭为美。不过天道,斯为至理。
【译文】
汉文帝废止了进献千里马的做法,下诏让那匹名叫𫘧駬的千里马返回原地。皇帝出行乘坐的銮车缓缓前行,哪里用得着日行千里的骏马呢?
在那之后的贤明君王,也能够以恭谨自律的态度对待自己。(有的君王)把用翟羽装饰的华美皮衣焚烧掉,把珍贵的筒布也毁掉。
以道德作为华美的装饰,以慈爱和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不违背自然的规律,这才是最为根本的道理。
四、纳诲箴
【原文】
惟后纳诲,以求厥中。从善如流,乃能成功。
汉骜沉湎,举白浮锺。魏睿侈汰,凌霄作宫。
忠虽不忤,而善亦从。以规为瑱,是谓塞聪。
【译文】
只有君主能够接纳臣下的规谏教诲,以此来寻求恰当合适的治国理政之道。并且能够像流水一样顺畅地听从善言,这样才能够成就功业。
汉成帝刘骜沉溺于酒色等享乐之事,举杯狂饮,让酒杯在酒钟里漂浮(形容其饮酒无度)。魏明帝曹睿奢侈放纵,建造高耸入云的宫殿。
忠臣虽然不会故意违逆君主(的意思),而且君主也会听从一些善言(表面上)。但是如果把规谏当作耳塞一样(塞住耳朵,不听进去),这就叫做堵塞了自己的听觉(即不听劝谏)。
五、辨邪箴
【原文】
居上处深,在察微萌。虽有谗慝,不能蔽明。
汉之孝昭,睿过周成。上书知诈,昭奸得情。
燕盖既折,王猷洽平。百代之后,乃流淑声。
【译文】
处在上位且身处宫廷深处的君主,应当留意观察那些刚刚萌发的细微迹象。即便存在进谗言、行邪恶之事的人,也不能蒙蔽君主的英明。
汉朝的汉昭帝,其睿智超过了西周的周成王。(他)通过阅读上书就能识破其中的欺诈之处,能够揭露奸邪之人并了解真实情况。
燕王刘旦和盖长公主的阴谋被挫败之后,国家的王业得以和谐太平。历经百代之后,(汉昭帝)仍然流传着美好的声誉。
六、防微箴
【原文】
天子之孝,敬遵王度。安必思危,乃无遗虑。
乱臣猖獗,非可遽数。元黄莫辨,触瑟始仆。
柏谷微行,豺豕塞路。睹貌献飧,斯可试惧。
【译文】
天子所践行的孝道,在于恭敬地遵循先王制定的法度。在安宁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这样才不会留下让人担忧的隐患。
叛乱的臣子十分猖獗,其数量多得不能一下子数得过来。(他们)是非不分,就像在弹奏瑟时不小心触碰到不该碰的弦而导致失败(那样盲目行事,最终走向覆灭)。
(汉武帝)在柏谷进行微服出行的时候,遭遇了如同豺狼野猪般的恶人当道。(当地的一位老妇人)看到他的样子后献上食物,这可以用来试探他是否会感到惧怕。
答李德裕丹扆箴诏
韦处厚
【原文】
卿文雅大臣,方隅重寄,表率诸部,肃清全吴。
化洽行春,风澄坐啸,眷言善政,想叹在怀。
卿之宗门,累著声绩,冠内廷者两代,袭侯伯者六朝。
果能激爱君之诚,喻诗人之旨,在远而不忘忠告,讽上而常深虑微。
博我以端躬,约予以循礼,三复规谏,累夕称嗟。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
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卿既已投诚,朕每怀开谏,苟有过举,无忘密陈。
山川既遐,眷瞩何已,必当勉已,以副深诚。
【译文】
你是文雅的大臣,肩负着一方重要的托付,成为各部门的表率,将整个吴地治理得清正廉洁。
你的教化遍及四方如春天般温暖,风气清正,安然闲坐也能使政令畅达。想到你的善政,心中充满赞叹。
你的家族历代都有显赫的声名和功绩,有两代人在朝廷中位居高位,历经六朝都世袭侯伯之位。
你确实能够激发热爱君主的忠诚之心,理解诗人的旨意,即使身处远方也不忘进献忠告,劝谏君主时常常能深入思考细微之处。
你用端正自身的行为来丰富我的见识,用遵循礼仪的要求来约束我。我多次反复思考你的规谏之言,连续几个晚上都赞叹不已。把你的规谏放在座位旁边,如同韦弦之益;铭记在心中,其作用何止是药石的功效。
你既然已经表达了忠诚,我常常希望听到你的劝谏。如果我有错误的行为,不要忘记秘密地向我陈述。
山川相隔虽然遥远,但我的关注从未停止。你一定要努力,以不辜负我的深厚诚意。
韦处厚,本名淳,字德载,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元和进士,任兵部侍郎诸官,喜直言,于政多有匡补。后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长庆二年(822)同韩愈一起,上书反对张平叔“官自粜盐”政策。晚年尤好释氏。曾预撰《德宗实录》、《元和实录》等。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