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学热兴起,《山海经》成了国学系列丛书之一。初次接触《山海经》是在小学课文里,当时,只知道这本书写的是神话传说,对里面的内容不知所云,权当故事来讲来听。
近期,我带着猎奇的心认真阅读了一下《山海经》这本书,原文不易理解,主要是读作者的译文和注解,渐渐明白意思。读后深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渊源流长,为中国古人巨大的智慧和想像力叹为观止。
《山海经》全书18卷,约31000字。全书分南西北东中五个山经和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五个山经主要介绍了450座山的走向和神异动植物及河流的流向;海外经主要介绍了35个国家和奇形怪状的人及神话传说,比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禹杀相柳”等;海内经主要介绍了23个国家和长得奇特的野兽;大荒经主要介绍了与海外海内经有些重复的国家和神奇的人和怪异的野兽。
不认真读《山海经》,单单从字面上很让人误解。我原以为《山海经》主要是写大山与大海的一些知识,读了以后感觉大错特错。《山海经》中的海不是指大海,更不是指海内海外。这个海指的是以帝都为中心的一个区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国家。
古代计算地域是以“五服”来划分的。古人对国家地域没有确切的认识,于是就根据离帝都的远近划分了“五服”,即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甸服指离帝都500里内地域,也就是皇帝所管辖的地区;侯服指离帝都1000里的地域,也是各个诸侯的封地;绥服指离帝都1500里的地域,是可以教化的地区;要服指离帝都2000里的地域,是夷人居住的地方;荒服指离帝都2500里的地域,是蛮荒地带,也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山海经》包括“海内”、“海外”、“大荒”三个部分。因此,海内指的是“五服”中的甸服、侯服、绥服等地区;海外或大荒指要服与荒服的地区。
《山海经》的叙述我感到也很简单明了,这本书应该是从民间口口相传而来,经后代人们整理而成的。有点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故事的表述方法: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还有什么有什么……。一段一段地记录所见所闻,短小精悍,书中绘有大量的图片,大多数是后人根据心中的臆想绘制而成的,据说原版有真实的绘画,只是年代久远失传。
《山海经》中描述的是远古时代,可以追溯到夏商朝以前的历史场景,记叙了神奇的人物、灵异的禽兽、域内园林、海外仙山,还有奇珍异宝,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幅神奇的远古生活画卷,很多神话传说就是从这里面介绍的。
本中涵盖了历史、神话、天文、地理、民俗、民族、物产、医药等,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中国地理人文志,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地理研究价值,也是当今国学热捧的一本书和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更是从中可以追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人类文明的起源。
文明是从文字开始,有了文字才能记录文明。我们中华文明从甲骨文开始记录历史,但古代人也急需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人类的起源在哪里?甲骨文之前是什么?没有文字记载。那时的人们无法理解人类的进化论,相信人类是由“神”创造的,相信在人类之外还有神明,还有天庭天帝,人类的一切都是由上天掌控的,才有了那么祭祀用品的出土,可以得到印证,这就像我们现代人相信还有外星人一样的道理。于是,才有了女娲补天,用土捏人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传说。
《山海经》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里面的描绘经历史学家们考察,大部分山川河流是有据可查的,似乎感到就有几份真实可信。也许里面的异珍怪兽真实地存在,只是随着亿万年的进化或者遭遇什么灾难而消失,或是进化成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兽类一样。因为,很多神兽类形象的描写都是在现在所见的动物基础上进行了神化,臆想着动物和人类的结合,创造出一个“神”来顶礼膜拜。
正如书中所说,“山海经”多藏于深宫、王府,或者在民间巫师和方士手中,也许是出于他们利益的需要,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但现在有的人把《山海经》和出土的《三星堆》进行联想,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来对照《三海经》中的神兽异物,以此来证明《三海经》里的描述的真实存在,从而幻想真的有史前文明,颠覆人们对人类进化论的认知。
《三海经》是一本异书,里面的异思妙想、世界奇观,无论是否真实存在,都让我们对远古文明有了很多遐想,期待人类有更多的发现,让我更愿意相信那是真的。这也是一本国人值得看的书,正如一千多年前陶渊明所说,“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是人生乐事。
(以上图片来自书中插图,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