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史书可谓是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了,仅一部二十五史(含《清史稿》)就足让学习历史专业的人穷尽一生去读,再不济就是读完《史记》和《资治通鉴》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时间了。
笔者第一次获悉这部书的信息,不是在大学时专门学了两年多的历史,而是在阅读某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而且文章作者表达的意思也不是对这部历史著作的评价,而是对此书的作者谈迁在创作此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意志、不懈地坚持,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煎熬的那种精神。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这部史书,才会让觉得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所在。
这部史书是一部传奇,是因为这部史书历经磨难,数十年二度成书却拖延了300年才刊行于世;史书的作者也同样是一部传奇,是因为没有哪一个历史学家撰写史书会有他这么悲催,在他离世的不久前才完成,却一直未能正大光明地问世。
我们先来看看谈迁撰写这部史书的艰难历程。谈迁,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海宁县枣林人,明末秀才,生于公元1593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死于公元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
谈迁家境清贫,靠当幕僚、代写应酬文字,以赚取月俸钱为生。但他贫而有志,好读书,尤爱史,特别是对明史尤其用心。当他阅读了《明实录》《皇明通纪》等明史书后,觉得其中错漏较多,于是他决心靠自己的力量,编写出一部真实可靠的明史来。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后,他更感到国亡而史不可废,要以爱国遗民的心愿,编写明朝国史,以寄托其亡国的悲愤了,这就是他编纂《国榷》的初心。
《国榷》的编写,主要依靠明朝历朝实录、崇祯朝的政府公报(邸报),以及明代一百多家名人和学者的著述。他还广泛寻访古迹、遗闻,以期获得丰富而可靠的感性资料,以确保史书的真实性。《国榷》于公元1621年开始创稿,“六易其稿,汇至百卷”,于1626年完成初稿,1645年以后,又陆续加写了崇祯和弘光两朝史事,这样一部百余卷的明代编年史,经过二十多年的编撰,终于完稿并即将问世。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书稿成之后的一个夜晚,全部书稿竟被人偷窃了去(估计盗贼以为他精心保管的东西是值钱货,没有想到是一部书稿,后面这这样佚失了),几十年辛勤劳动成果,就这样连片纸都没有留下。试想,当我们好不容易写了好几造字的文稿,突然忘记了保存或者是误删除,我们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而谈迁书稿是费了数十年心血,而且是数百万字啊,所以会是多么的悲催。
这场书稿的“浩劫”虽然对谈迁打击很大,但他却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几番痛哭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做出重新写一部更好的《国榷》,他重新把原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再补充新的史料,继续创稿。1653年,谈迁借受聘去北京给人作记室的机会与便利,他广泛地拜访明朝的降官、故吏、太监,乃至皇亲国戚等各阶层人物,把新得到的种种传闻记录下来,同文献资料核对后,用以订正和充实《国榷》的内容,这正是在他在老家海宁所不具备的条件。就这样,从1647年起,又经过了十年,一部内容更加翔实,体例更完备的《国榷》终于又重新可以问世了。
然而,谈迁至死也没有看到这部书的刊行,因为他重写的《国榷》完稿时,大明已经变成了满清的天下,尤其后来文字狱的兴趣,与明朝挨上边的文字都有可能会被灭九族。所以,谈迁在世和此后的300年,这部书就一直没有刊行过,只是在小范围内以“手抄本”在圈内秘密传看,万幸的是也躲开了一次次的文字狱,也躲开了被“四库剪刀手”庵割的命运,算是原汁原味地流传下来了,这才有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国榷》。
谈完作者,我们再来看看《国榷》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谈迁的心血是否值得这么做。简单地说,《国榷》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达四百多万字,记叙了从明太祖诞生至清兵入关为止的三百多年的历史。尽管受时代局限和谈迁个人的的好恶,书中对某些人和事会有不客观的评价或者是价值取向,但作为史书而言,有人这样评价“书中敢写他书多不敢写”,而且史料也十分考究且严谨,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书巨作。
在清康熙诏令张廷玉等修《明史》前,涉及明史的历史著作较有代表性的有夏燮有〈明通鉴〉,虽然也是百余卷本,但限于作者的史学修养和其他原因,这部书的史学价值并不高。《国榷》是一部明代的编年史,按年、月、日记载了自公元1328年(元天历元年)至公元1645年(明弘光元年)间的重大史事。同时谈迁编撰《国榷》属于当朝人写当朝事,时间相去不远,而且很多事件的当事人谈迁都亲自采访过,因此,资料比较多并且史实的查核也容易准确。由于《国榷》的整个编撰工作,是在官府之外进行的,排除了官府的干预,谈迁又具备了作为一个相对正直的封建史家应有的品质,因而,就使得他的《国榷》较之其他史书,更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然而,这部书沉寂在民间一下子就300年,如果不是新中国成立迎来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使这部书得以出版问世。当然,这部书的出版问世还要提到一个极其关键性的人物,他就是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张宗祥。张宗祥(1882-1965)不仅是书法家、图书馆学家,也是校勘家。他曾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经他校勘的古籍有300多种、九千余卷,其中明代史学家谈迁的《国榷》是很重要的一部。
据相关研究表明,自1925年,张宗祥开始收集《国榷》稿本。首先,他找了海宁蒋氏(蒋光焴)“衍芬草堂”本过录。这一年,张宗祥到温州任瓯海道道尹,《国榷》的这一抄本就是在他温州任上的两年间利用业余时间陆续完成的。
1927年,张宗祥寓居上海时,又拟借刘氏(刘承干)“嘉业堂”藏明历代实录进行校正,考虑到有些史料在缺漏,又参照《明实录》等其他文献进行校补。此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无济征求张祥意见,推荐些书印四部续刊,张宗祥推荐了查继佐的《罪惟录》和谈迁的《国榷》,后因《国榷》篇幅过长未被影印,这又使这部史书出版延续了30年。
新中国成立后,张宗祥到杭州任职浙江图书馆馆长,公事之余,他继续整理《国榷》。1954年,经多方寻找,张宗祥终于得到《国榷》的另外一个抄本,即四明卢氏(卢址)“抱经楼”抄本,同时还得到一个仅有崇祯一朝的抄本。1954年冬,又得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等,张宗祥将蒋氏“衍芬草堂”和卢氏“抱经楼”抄本进行了对比,并将“抱经楼”本过抄到“衍芬草堂”本上,多版本样校,整理出了较了完整可靠的书稿。
到1955年末,74岁的张宗祥终于校补成比较完整的《国榷》,前后历时30年。他把全书厘为百卷,前十二篇定为卷首四卷,“弘光”一朝定为最后四卷,所以全书定为108卷。
当时,古籍出版社有出版《国榷》的计划并由时任副总编辑傅彬然与张宗祥联系。因此,张宗祥校补完《国榷》后,即把稿子交古籍出版社。1958年12月,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国榷》,共108卷、420万字,有厚厚的六册。后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7年3月并入中华书局,所以在出版《国榷》(初版)时仍署“古籍出版社”之名,后重印时署中华书局。
正是在张宗祥先生的持续努力下,《国榷》才得以在300余年后出版发行,让这部历经磨难的史书得以重见天日。笔者没有买到纸质的,但收藏了由中华书局1958年版1988年第2次印刷的电子版书两部,其中一部就是张宗祥校点的。(文中插图源于网络,侵权见删)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