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雅士把焚香、烹茶、插花、挂画列为“四艺”。瓷香炉也就成了生活中的重要物品。
这件哥窑簋式炉高5.3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5.7厘米,仿商周铜簋的样式,形制小巧,宜置于案头。
通体施灰青釉,个人则感觉呈米黄色。釉面泛着温润的酥油光,满布较大的黑色开片和较小的黄色开片,如网交织,即俗称的“金丝铁线”。
足端不施釉,呈铁褐色,即为“铁足”。
金丝铁线,是哥窑最重要的视觉特征。
由于坯、釉膨胀系数的不同,烧制后冷却时釉面会自然开裂,形成道道裂纹。
哥窑利用了这种缺憾,有意识地开片,从而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美感。
开片是容易理解的,但这些裂纹为什么会变成黑色和金色?
有看法认为哥窑控制了釉料,烧造时釉面开裂较深,露出了铁黑胎色,从而形成了“铁线”。
而“金丝”则形成于之后漫长的不断开片、不断氧化的过程。
不过,更主流的看法则是“着色说”。
瓷器出窑后被置入墨汁、茶叶汁、紫金土浆水等着色剂中。大裂纹由于粗而深,着色剂很容易渗透进去,形成黑色的铁线。
第一次着色后过一段时间,待小纹片大量出现后,再用浅色着色剂再次着色。
不管成因为何,哥窑本身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该器细致精美,清丽秀挺,“金丝铁线”更使得素净的釉面极富韵律感。
这件文物时间是南宋, 藏于故宫博物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82317.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