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黾】有四个读音,分别是mǐn 、miǎn 、měng 、méng
【黾】繁体写作【黽】
《说文解字》中说:黽,鼃(wā古同“蛙”)黽也。从它,象形。黽头与它头同。【徐鉉等曰:(色)[象]其腹也。】凡黽之属皆从黽。〔莫杏切〕。
注:五代宋初文学家、文字学家徐铉认为【黽】字中,像(色)的部分是表示蛙的腹部。
甲骨文中「黽」乃独体象形字,象蛙类动物。其字构形与「龜(龟)」之別在于无尾,与「鼄」(即蜘蛛)之別在于前肢作「又」形,且身中无橫画(一说橫画代表蛛丝)。早期金文承甲骨文之形,西周晚期至战国以后则讹变作从它从两爪之形。
在甲骨文中卜辞皆为残本,用义不明。金文用作族徽,或用作地名,或箭名。
黾(黽)原本读měng ,含义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蛙。古诗词中经常出现。
唐代张祜的诗《发蜀客》:“湿地饶蛙黾,衰年足鬼神。”
唐代韩愈的诗《杂诗》之四:“蛙黽鸣无谓,閤閤祇乱人。”
黾(黽)读作mǐn 时,含义是:勉力、努力。如:〔黾勉〕即努力,勉力。
另有名词〔水黾(mǐn)〕是指一种栖息于静水面或溪流缓流水面上的半翅目黾蝽科大黾蝽属小型水生昆虫。其干品也是一味中药。
黾(黽)读miǎn 时,古同“渑”, 是古地名用字 。
〔黽池〕古地名。指黽池。原为战国郑地,后入韩,复入秦。秦朝置为县。故城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现写作“渑池”
黾(黽)读méng时,也是古地名用字。
〔黽塞〕战国时的要塞名。又称黽阨(è)、黽隘。即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平靖关。
黾(黽)作为姓氏时读méng。
据说黾(黽)姓现在极其罕见。清朝陈廷炜编纂的《姓氏考略》中说:“黾,音萌。即鄳(méng),邑名。以地为氏。汉有黾初宫。见《印薮》。”(注:《印薮》为明代罗王常编辑摹刻印谱册子)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90165.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