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没打算去沈阳故宫的。一来是在沈阳只是路过,一天时间而已;二来北京故宫都去过两三次了,沈阳故宫有什么好看的啊?不过是北京故宫的缩小版粗糙版。
然而,我的沈阳朋友却说:“你一定得去看看沈阳故宫,它跟北京故宫很不一样。”
我就冲着这“很不一样”去了。结果真的是不虚此行。
若是到了沈阳的朋友,真心推荐去逛逛。特别是跟北京故宫对比着,就更能感受到沈阳故宫的东北满族特色了。
沈阳故宫是于公元1625年开始兴建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清入关前的皇宫。
说一个大家不容易注意到的细节:沈阳故宫的牌匾是满文在左,汉字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是汉字在左,满文在右。对比下图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东路建筑群是努尔哈赤时期兴建的,由大政殿和十王亭构成;中路建筑群是皇太极时期修建的,主要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台上五宫;西路是乾隆为存放四库全书所修建的,主体建筑是文溯阁。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故宫中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从此沈阳故宫成为了陪都。
十王亭,又叫八旗亭。
听这名字,就带着浓浓的满族味道。这是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
亭子,其实是帐篷的化身。
最前方中央,是汗(皇帝)尊用的大政殿。两侧各分列五亭,呈“八”字形扇面散开,寓意清朝王土无限扩张。
据说,在后金兴起初期,汗王殿前经常召开八旗首领的军事议会。每旗都在殿前搭建帐篷。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就盖了这十王亭。除了八旗外,左右翼王亭是掌管军事和民事的两大机构。
“大政居当央,十亭两翼张。”
宫高殿低
熟悉北京故宫的人都知道,北京故宫的布局是前殿后宫。沈阳故宫的布局其实也是如此,不过它的宫要比殿高很多。
在沈阳故宫内,宫建在三米多的高台之上,台周围环以围墙和巡逻更道,俨然是一座封闭的城堡。要想参观后宫,先得拾阶而上。
据说这是满族先人女真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传统生活习惯。把居所建在高处,可以防野兽和洪水侵袭。另一个原因是在高处便于瞭望敌情,时刻警惕来犯者。
沈阳乃平原之地,于是人工砌高台,于高台之上盖宫室。
“一统天下” 的高烟囱
从宫室北边,沿台阶上到高台,一高耸之物突兀地出现在眼前,好一会儿我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东东啊?!
蹭了导游才知道原来这是个烟囱,沈阳故宫里唯一的烟囱。建得好像一座小塔,由底部至顶部,逐层缩小。
据说满族人把烟囱叫做“烟筒”,跟“统”同音,唯一的一根烟囱,取“一统天下”之意。
我表示怀疑,皇太极那时候就知道清政权能一统天下?就那时候清政权的实力,应该是很难想象吧。
不过,历史的确是后来大清一统天下了,即便是后人的附会,这根烟囱也变得意义非凡了。
更玄乎的故事还有呢,当然也是蹭导游听到的:
修建沈阳故宫时,专门请了一位风水先生。老先生拿着罗盘,夜观天象,日堪地形,折腾了半个多月,就寻到这里了,说这里是龙脉,烟囱必须建在这里。
修到第十一层时,再也加不上一层了,于是工匠们来找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修不了还修什么修?扔三块砖上去不就完了吗?
工匠们听从风水先生的话,在顶部放了三块砖。
诡异的是,清朝正好经历了十一位皇帝,而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傅仪在位只有三年!
说实话,当时我伸着脖子,在那儿数了好半天。因为烟囱太高了,最上面的分层看不清楚。那三块神秘的砖更是看不到。
若有那位朋友去沈阳故宫参观,请帮忙再数数烟囱的层数。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