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伤痕文学”,对于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一代人来说,可能会感到陌生,我也是在《今日头条》里的一个问答里初次听说上个世记七八十年代,还有个文学流派叫伤痕文学。严格来说,说它是一个流派,还有些不太恰当,因为它只是那个特殊年代,文坛上的一股主流。
本来我是想以问答的形式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的,但由于我对什么是伤痕文学了解的并不多,只是出于好奇,所以迟迟不敢动笔。毕竟我出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那已经是文艺复兴,百花齐放的岁月,象一度被列为禁书的《红楼梦》,《金瓶梅》等中国名著,都在全国各大书店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对于文革时期,中国文坛上出版了哪些名著,我一时还真的想不起来。毕竟我出生时,距离文化大革命结束,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什么人民公社,集体劳动,等等这一切感到遥远而又陌生。但我从六零,七零后一代人口中,听到了许许多多关于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于是我就对那个年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陷入了深深地反思。
所以,我就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当然,我也试图从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里寻找答案。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会留下时代的烙印,毋庸置疑。我非常喜欢当代作家路遥和贾平凹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真实地再现当代市民的人生百态。象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说《人生》,人物形象鲜明,他所塑造的人物活生生的就在眼前。
再比如贾平凹的《秦腔》和《废都》,反映的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大时代的变革。《秦腔》里那群墨守成规的陕西农民,一生都在自食其力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成不变的劳作,当有河南商人到那里投资,他们却把这个商人当成了骗子,另眼相看。可是,当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席卷全国,有一部分年轻人还是义无反顾走出了大山,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了,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却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累死累活的辛勤耕耘,最后把老命都搭上了,结果怎样呢?结果他们的命运很残,人死后连个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
不知道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他们的宿命呢?这给读者留下了诸多的反思。
于其说"伤痕文学"是中国文坛的一个流派,倒不如说它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标签。它是那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一股主流。是当代作家创作具有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所谓的"伤痕文学"起源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于是便有了《伤痕文学》一说。
"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刘新武,卢新华,冯骥才。代表作品有卢新华的《伤痕》,刘新武的《班主任》,冯骥才的《啊》《铺花的歧路》和《雕花的烟斗》等。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题材,不可否认“伤痕文学"在一个时代的影响。它是特定时期文化表达的一种标杆。但如果说它是一个流派,未免有点言过其实,它就好像上个世纪的流行音乐。虽盛极一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浪淘沙,只能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就目前中国文坛的现状而言,我个人认为,文学创作正处于低谷时期,虽然几年前贾平凹先生又出版了《暂坐》,但与之前的《废都》和《秦腔》相比,大有不可同日而语的感慨。
当年以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为代表的陕西籍三驾马车,前两位已经相继离世。虽然目前还有贾平凹和莫言两位泰斗,但在波涛汹涌的商业大潮的冲击下,他们似乎更加偏向于捞取经济,也许是上了年纪,可再看看年轻作家,不知道谁能再撑起中国文坛的半壁江山?
对于中国文坛现状,我只能发出"巨匠己作古,不见后来人,天地之悠悠,沧然而涕下"之感慨。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